山东正在通过东平湖碧水综合治理和保护,重建生态肌理。 。泰安东平湖东接大汶河,北接黄河,对黄河下游水质安全和生态改善影响较大。近年来,入东平湖河流水质不断改善,水质变化得益于县际生态补偿。 10月18日,雨后季节取消。泰安市生态环境局东平分局水生态环境科科长王毅、东平县生态环境监测与排污总量控制中心主任袁马丁来到大汶河戴村坝国控段取水,查看水质变化。这几天的降雨导致大汶河水位上涨。以前,他们必须从大坝内部取水,但现在他们可以从大坝侧面取水。 “大汶河戴村坝上游水主要流向莱芜经济南部和泰安市区以及宁阳、新泰等地区。戴村坝后在东平县称大清河,转为另一条支流后流入东平湖。”袁马丁告诉记者,检查人员通常每月一次到这里取水进行检测。受近期降雨影响,他们增加了试水频率。 “降雨对地表水质量有影响,城市雨水和农田化肥被冲入河流,导致地表水质量下降。”王毅表示,根据以往监测,大村坝水质总体稳定在Ⅲ类水位,有时可达到地表水Ⅱ类标准。佤族从岱村坝国控断面采集的样品送往东平县生态环境监测和排放总量控制中心水质监测实验室进行具体指标检测。这是东平县10个监测河段的水样。通过检测这些水样的水质,我们可以了解监测河流的水质变化情况。 “检测指标有化学需氧量(COD)、氨氮、总氮、总磷等20多项,一般一次检测需要3个小时左右。”水质监测实验室负责人张列芳表示,近五年来,流经东平县城的河流水质明显改善,总体稳定在地表水Ⅲ类。大汶河戴村坝近十年地表水水质监测结果统计表描述问题。五年前,大村坝地表水COD指数最高达到25毫克/升,总磷含量指数最高达到0.136毫克/升。但今年9月1日,COD指标检测值为18毫克/升,总磷含量指标为0.04毫克/升。 “这表明水中的有机污染已经减少。”张列芳说,大汶河支流合流河水质明显改善。当天,记者与王毅、袁马丁驱车约一个小时前往惠河站小庄跨境路段取水进行检测。合流河流经肥城、平阴。为确保汇河入东平湖水质达标,东平县与平阴县签订了县际横向生态监测协议,詹小庄跨境断面为协议水质城市监控点。河水从上游县进入下游县之前,必须提交“体检表”。如果水质优于约定目标,下游向上游支付水质补偿费。如果低于协议目标,上游将向下游支付费用。在王毅看来,县际横向生态补偿协议的签署,统一了污染潮起潮落和生态保护的思想认识,增强了联防联控的意识和主动性。污染者付出代价,监管者受益。近年来,东平县与东平湖下游多个县(市、区)签订了县际横向生态补偿协议。去年底,东平县从东平湖下游三县(市、区)获得地表水补偿资金168万元,强制向上游推进,持续改善河流水质。县际横向生态补偿效果如何?县际横向生态补偿机制促进东平湖上下游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清理网箱网12.6万公顷,“三无”船舶2105艘、渔船3616艘退出历史舞台。同时,修复85处废弃矿井,建设生态防护林,建成74公里生态隔离……现在,东平湖生态得到明显改善:消失多年的洄游鳊鱼恢复到东平湖,全球濒危的蓝头潜鸭恢复到东平湖,每年有超过30万只水鸟在东平湖生活和越冬。 年。为实施生态保护和质量发展战略拓展黄河流域必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现代化道路。近年来,山东坚定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质量发展,用改革推动水质变化。山东是全国第一个实现县际流域横向生态补偿全覆盖的国家。全省133个跨境河流县(市、区)全部签署协议,共涉及301个断面。到2024年,全省153个国控水体断面中优质水体比例达到79.1%,Ⅴ类及以下水体正在发生变化。黄河干流山东段全线水质稳定保持二类水质,流域国控断面优质水体比例连续四年超过90%可爱的岁月。 (热门新闻·大众日报记者 修从涛 曾克)